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托斯卡尼世界遺產小鎮—聖吉米尼亞諾(San Gimignano)、西恩納(Siena)

2017/10

聖吉米尼亞諾(San Gimignano)

翡冷翠旁邊的托斯卡尼是許多人心中的天堂,這一天我們經過1小時左右來到一座世界遺產小鎮-聖吉米尼亞諾(San Gimignano)
義大利統一前許多勢力割據,托斯卡尼地勢平緩,所以突起的小山丘就變成制高點的軍事要塞或勢力中心了。
公元前3世紀,聖吉米尼亞諾形成村落。以主教吉米尼亞諾來命名此地。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本城是前往羅馬朝聖的人們歇腳之處。城鎮的發展還得益於附近肥沃丘陵地帶的農產品貿易。
本市的繁榮結束於1348年黑死病襲擊歐洲,近半數居民死亡其他移居他地,城市空置,迫使它屈從於佛羅倫斯。聖吉米尼亞諾演變為次要城鎮,直到19世紀開始成為旅遊和藝術勝地。
聖吉米尼亞諾遺世獨立,從城門外就感覺到歷史沉澱的蒼桑氛圍。


石造的城廓和街道,和城外一片青翠的平原迥異,走在2000年前的石板路上,很容易進入古老的情境。

聖吉米尼亞諾別稱千塔之城,因為當時的權貴崇尚用高立的石塔彰顯身分,最盛時有70多座高塔,因天災人禍目前只剩14座。喜歡建塔在義大利比比皆是,各地統治階級要比、城市間要比、連同一座城家族間也要比,即使美其名有索敵功能,其實炫富才是底層心理!

廣場的主教堂和市集。
這間冰淇淋店懸掛看板,聲稱冰淇淋比賽冠軍,當然認真排隊品嚐,搭配古城蒼涼的面容,繽紛甜美的冰淇淋確實份外唇齒留香。


從主教堂拍出去的石塔,最多可以容納五隻,要將所有石塔納入同一畫面必須退到城外一段距離,可惜我沒到那麼遠的角度。

出城了,這城感覺比較像驛站,因為平緩的托斯卡尼沒甚麼天險、大河阻攔,要通過繞一下根本沒難度,不一定要經過這座城,最多只是高度300公尺左右的聖吉米尼亞諾多了瞭望和補給功能罷了。

城門口公園看出去一片青翠的托斯卡尼平原。

西恩納(Siena)

托斯卡尼大區最重要的大城–西恩納,有現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藝術古城稱號,整座城被列為世界遺產。到達西恩納城門口,首先看到的是明顯的梅蒂奇家徽,顯示這曾是梅蒂奇家族統治範圍。但其實西恩納和梅蒂奇根據地佛羅倫斯兩座城是世仇,西恩納心心念念要超越佛羅倫斯,城市中一座中世紀涼廊下面所有雕像還全部望向佛羅倫斯,提醒市民被佛羅倫斯打敗之恥,企盼東山再起重獲榮光。

西恩納古城僅能步行,進城前遠看的西恩納,右邊是聖道明教堂,左邊是主教座堂。
喜歡建塔的義大利落實在每一個角落,西恩納也終於贏過佛羅倫斯,102公尺高的曼吉亞塔樓(Torre del Mangia)遠勝只有85公尺的百花大教堂喬托鐘樓,是義大利中世紀第二高塔樓。從樓頂可以俯瞰扇形美麗的西恩納城,但是505級階梯對蘭西來說實在太嚴苛,只能遙遙致上敬意。西恩納大學學生畢業前一定要登上這座塔才能拿到畢業證書,看這樓的寬度,梯肯定很陡!有腳力的同好們加油!

這座扇型廣場(Piazza del Campo)場被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廣場,每年進行的Palio無鞍賽馬節從中世紀到持續到現在想像各色旗幟翻揚、各處選手無鞍賽馬、周圍觀眾吶喊的熱鬧場景真的有賽馬電影重現的臨場感。
大家在山城中逛來逛去已經都累到坐臥在廣場,



這座正面白加粉紅,鐘樓黑白相間的教堂是建於12世紀的西恩納主教座堂(Duomo di Siena)
,因為工程曾經中斷,不同階段遊不同設計師主持,導致融合了羅馬及哥德式。

因為實在看過太多教堂,加上這座教堂進場費不便宜,勤儉持家的我選擇坐在對面欣賞耀眼的外觀。
主教座堂左後側有一塊未完工程,是西恩納長期和佛羅倫斯比拚(其實早就比不過)時,打算蓋一座比百花大教堂還巨大宏偉的教堂,沒想到動工後發現地質無法負荷,只好縮小規模,留下當時動工的遺跡供後人憑弔這一份曾經的雄心壯志。

羅馬創城時傳說母狼哺育兩兄弟,後來兄弟鬩牆,哥哥殺了弟弟,哥哥繼續留在羅馬,弟弟的兒子們則移居到西恩納,所以母狼育嬰的雕塑仍然四處可見,述說著西恩納與羅馬的淵源。

回程在名品街逛了一下,一線品牌不太多,倒是被這間名庭若市的糕餅店吸引,進店後立刻加入最多人聚集的貨架搶購。
就是這個,是十字軍東征時攜帶的乾糧,吃起來像棗泥中嵌入各式乾果,不很甜,蠻好吃的。在佛羅倫斯名品街也見到這種食物,價錢是西恩納的2倍多,搥胸頓足的跟老爺抱怨在西恩納不讓我買多一點…

回到城門不遠處的沙林貝尼廣場,銅像後面建築是西恩納銀行集團創始辦公室,1472年開始營運的西恩納銀行及至今仍為義大利第七大銀行,歐豬風暴不代表民間經營能力不佳。兩側是陸續建立的宮殿,現今仍在使用中。
右邊這座宮殿屋簷下突出一排名人的頭像,像監視器一樣俯瞰廣場,真的很特別,權貴要雕刻一堆遺像沒地方置放,乾脆在屋頂放上頭像,又不佔地方又可流傳萬世。
托斯卡尼地區的城鎮因為地形單調加上不在主要交通動線上,城市發展有限,兩座世界遺產城市聖吉米尼亞諾(San Gimignano)和西恩納(Siena)也是因為距離佛羅倫斯近才順便一遊,聽在以超越佛羅倫斯為終生職志的西恩納老祖宗耳裡恐怕要氣炸,location果然是不動產價值首要因素,古今皆然。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愛之城維若納(Verona)—2000年完整競技場、茱麗葉的家

2017/10

威尼斯大區的第二大城維若納(Verona)—最重要地標—西元1世紀建成,比羅馬的競技場還早、可容納25000人的世界第三大圓形競技場阿雷納(Arena di Verona)。圓形競技場是古羅馬城市最重要的表現,義大利境內存留的競技場遺蹟雖然超過百處,但大部分僅剩斷垣殘壁,當見到承受2000年風霜卻仍保持完整的維若納競技場時忍不住悸動(中世紀時威尼斯人整修過)。而這一座競技場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超凡的迴音效果而成為目前義國境內唯一還在頻繁使用的競技場,每年6-8月舉行的維若納歌劇季盛況空前。這座同時被暱稱為愛之城的小鎮浪漫的粉紅色出現比例出奇的高,連2000年前的競技場也不客氣的偏粉紅。整座城也被納入世界遺產。

由威尼斯搭火車約1小時可達維若納(Verona),火車站到古城區不遠,但接駁公車不頻繁,造訪當天我們是循著谷歌大師指引步行約20分鐘抵達的。

舊城巨大的城門。
從這座城門進入主要城區,覺得詫異的是城門左下方居然殘忍的嵌了一個體重計,警告大家不能吃太多?
進了城門,從這開始就有軍警駐守外加僅能徒步了。右邊只照到幾棵樹的公園鏡頭穿過後就是地標圓形競技場阿雷納(Arena)。
看到一堆卡車在籌備晚上的演出,維若納的圓形競技場是全世界少數仍在使用中的競技場(羅馬的競技場只提供參觀,已經沒有使用功能了),每年6-8月歌劇季會吸引各地樂迷湧入,一票難求。但即使不是歌劇季的10月周末也都有演出。可惜造訪當日因為沒有預先購票無法躬逢其盛。

雖然準備晚上的歌劇,競技場仍然開放參觀,8歐。因為之後會到羅馬,所以這裡沒進去。從相片中競技場旁邊橘色樓Via Giuseppe Mazzini進入城區主要參觀大道及精品街。

這裡!別瞧樓不大起眼,這條街甚麼精品品牌都有,左邊米黃色樓就是LV。威尼斯住宿費高昂,許多旅行團會選擇落腳維若納,小鎮商業算是相當興盛的。
名品街走到底交接十字路口附近,這個拱門進去就是另一個著名的景點-茱麗葉的家。

進了門,人頭洶湧的都見不到茱麗葉了!
為什麼維若納稱為愛之城?為什麼這裡有茱麗葉的家?因為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戲劇故事場景是本來是西恩納(Siena),但因羅密歐與茱麗葉二位主角的家族預設是維若納的兩大貴族世家,結果這兩座城都直接連結莎翁愛情巨作(但事實上莎士比亞是改寫16世紀義大利作家的原作)。

相較西恩納,維若納置入情境不遺餘力,這間茱麗葉的家就是例證。除了茱麗葉銅像外,居然應景的加設了主角約會的陽台,讓故事更真實一點,要入戲上陽台,6歐!
巨星登場-大家的茱麗葉!
都說摸茱麗葉的右乳會有繽紛順利的愛情/或說會有好運(為什麼?他們自己都是悲劇收場!),在浪漫的氛圍營造下,維若納的茱麗葉老早全都被摸遍了,整身都脫了一層皮。
有趣的是和維若納締結姊妹市,禮物不是熊貓,送的就是茱麗葉!慕尼黑的茱麗葉,孤伶伶地站在城門邊,儘管不像維若納般萬眾矚目,不過右乳也是金光閃閃,可見企盼粉紅色戀情的人們依然為數可觀。
也有準備羅密歐的家位於不遠處史卡拉家族墓園旁邊。雖然一樣是拱門、陽台,不過不給進,也沒有帥哥迎賓,當然門可羅雀,因為裡面現在還住人…
香草廣場(Piazza delle Erbe)。原來是販賣藥草的集散地,現在當然是紀念品。面前這座講壇中世紀時是處決犯人或宣布政令的地方。這座廣場四周都是當時中世紀統治機構或居住場所,不過因為恢弘的競技場吸引所有的目光,鎮中其他地方都相對失色許多。

香草廣場轉個彎經過這座鯨肋拱門就會進入領主廣場(Piazza dei Signori),這座拱門有趣的是懸掛於下長達千年的鯨魚骨,傳說已婚處女走過拱門會倒塌,不正直的人走過鯨肋會掉下來…千年了…鯨肋還在…傳說果然只是傳說

下面深紅色條紋建築是市政廳,又稱法理宮,西元1138年建。上面高聳的是蘭貝爾提塔(Torre dei Lamberti),1172年始建,曾被雷擊毀損後1463年修復。

13世紀開始統治維若納的史卡拉家族,墓園,特別的是棺木比放在教堂裡還豪邁的直接裸露在大家面前,中國人認為入土為安,西方權貴想法不一樣…
粉紅色的愛之城,人行道也是用粉紅色的大理石鋪的。
穿過古城區往義大利第二大河—阿迪傑河邊走,終於掙脫骨董建築的壓迫感,歐洲熟悉的老橋、河水、山坡三合一完美組合再次出現。



其實我原來的目標是照片中最高處的聖彼得堡(Castel S.Pietro),想上去俯瞰維若納全景。

但是過了橋後沿著河邊走,不小心進了古羅馬劇場遺跡。

進場後有點傻眼,許多角落整修中,可還是收我門票…





挖出來的藝術品,身體和頭都是分離的。

博物館中庭。
博物館往右側鳥瞰。不是空汙,是陽光太強、背光。如果住在這座城市,建議可以在日出前或太陽下山前後上山俯瞰城市全景,在繽紛色彩妝點下的維若納一定很美

左側劇場和對岸的市區。這個角度陽光更烈,已經看不出顏色了。

原以為從劇場遺跡可以直接上去聖彼得堡(Castel S.Pietro),眼見再越過一排樹就到聖彼得堡了,沒想到兩邊就是不通。要先下山再從遺跡旁邊階梯爬上山。

憤憤地回到河邊,又熱又累加上考量上去也背光,理直氣壯地說服自己放棄再爬一次山。
其實從對岸過來穿過老橋後,由橋頭這兩間房子中間階梯向上就會到聖彼得堡了。跟競技場旁主要街道口一樣是橘色和米黃色,這座城重要的路口都用這兩色組合標示?!

回程經過維若納聖母主教座堂,1187年建,又是座歷史悠久的教堂。
回到競技場,捨棄地標旁邊的名品店,一邊喝咖啡一邊賞古蹟才是無可取代的美妙體驗。比起人潮雜沓的羅馬競技場這裡真的優雅閒適的太多了,下次有機會一定要住在這裡,體會浪漫的歌劇和競技場夜景。